經濟運行穩中有進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.3%;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.9%;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.7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.9%;外貿出口增長45.8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.6%;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.17%、9.56%。節能減排目標順利完成。全省縣域經濟發展考核排名前進4位,獲獎勵資金4805萬元。
項目建設加壓奮進。全區385個入庫項目加快建設,健翔生物一期、真奧藥業二期、嘉侖文化等76個項目建成投產。敏實汽車零部件產業園、咸寧現代公路港物流園等園區成功落戶。投資和項目建設等5項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,獎勵資金1625萬元,獎金額度在全省縣市區中排名第二,咸寧市第一。
產業轉型升級跟進。落實區級技改政策獎勵資金3763萬元,引導59家規上企業完成技改投資21億元。新增規上企業16家。凈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。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,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突破140億元。農旅、文旅融合發展勢頭強勁。獲評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。
城鄉建設協調并進。扎實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,完成10個老舊小區改造和6個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,建成5個小微停車場。完成8個棚改項目。全區20戶以上自然村灣通村公路全部硬化。以考評第一名的成績獲評全省“四好農村路”示范縣。向陽湖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通過國家驗收。新打造6個鄉村振興示范點。大幕鄉桃花尖村獲評全國生態文化村,汀泗橋鎮洪口村獲評省級綠色鄉村。
三大攻堅戰強力推進。大力鞏固脫貧成果,“兩不愁三保障”全面落實,貧困戶收入普遍增加,完成存量103戶、321人脫貧,基本實現整體脫貧。完成淦河沿線5條黑臭水體整治及16個排污口整治,關停取締31家“散亂污”企業,關停整治70家非法砂石料場、堆砂場。完成9家非煤礦山緩坡復綠。“五個三”重大生態工程加快推進,完成精準滅荒造林2.61萬畝,新建改建廁所1.36萬戶,全域鄉鎮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。金融風險總體可控,連續兩年獲評全省“最佳金融信用縣市區”。
改革創新縱深邁進。商事登記實現“511”常態化,不動產登記實現圖審、網簽、出證一站式辦結。國家級政務服務標準化改革試點通過驗收。落實減稅降費2.4億元,各類市場主體3.7萬戶,增長15.6%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順利完成。獲批省“金種子”“銀種子”上市后備企業7家,掛牌新四板企業10家。建成省市級創新平臺68家,登記科技成果14項,轉化科技成果11項,技術合同成交額6.85億元。香城文創空間獲評省級眾創空間,盛通白水畈星創天地獲評省級星創天地。
民生福祉不斷增進。城市、農村低保補助及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分別提高4.6%、9.1%、3.2%。殘疾人“兩項補貼”全面落實。建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36家,農村日間互助照料中心63家。新改擴建4所學校,新增學位10700個。新增城鎮就業6288人。公共衛生政策有效落實,中醫藥應用不斷加強。獲評“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區”。省級公共文化體系示范區創建加快推進,區文體中心一期開工建設。獲評全國門球十強縣??h域文明指數測評進位明顯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基本建立。深入推進“法治咸安”“平安咸安”建設, “雪亮工程”加快推進,城區和農村發案率分別下降27.8%、41.3%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。安全生產事故實現“一無兩降”。
自身建設與時俱進。扎實開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,認真落實“思想引領、學習在先”工作制度。完成政府機構改革。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,持之以恒正風肅紀,大力弘揚持廉守正、勤政為民之風。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8件、政協提案70件,辦復率、見面率均為100%。認真做好國防動員、雙擁共建、優撫安置等工作??破?、保密、檔案、史志、民族宗教、機關事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,婦女兒童、共青團、工會、殘聯、關心下一代、老齡等事業有了新發展。